|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在2.5%預定利率普通型保險產品退場倒計時之際 ,新一輪保險“降息 ”已經提前啟幕。
據財聯社記者從業內獨家獲悉,進入6月,人身險產品停售現象日益增多 ,市場多款2.5%預定利率的儲蓄險已趕在三季度前離場,各家公司正錨定“保障+儲蓄”重構產品矩陣 。與此同時,已有合資險企同方全球人壽率先打響市場“第一槍”,其上新的兩款分紅險產品 ,預定利率已從目前市場2%的上限下調50BP至1.5%。
業內專家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保險預定利率的階梯式下調,看似壓縮了產品的短期競爭力,實則推動行業建立更可持續的發展模式 ,有助于提振險資權益倉位的配置空間。當險企不再依賴高利率作為唯一賣點,真正的競爭將轉向風險管理能力、資產配置水平和生態服務價值 。 ”
保險“降息”啟幕:同方全球人壽打響市場第一槍,1.5%預定利率分紅險上新
伴隨5月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和銀行存款利率下調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保險產品預定利率調降最早或于三季度啟幕。
事實上,遠遠早于市場預計的窗口期。在大多數人身險公司“按兵不動”之際 ,已有合資險企率先打響“第一槍”,其上新的分紅險產品預定利率已從目前市場2%的上限下調50BP至1.5%,這也意味新一輪保險“降息 ”已從6月拉開帷幕。
據財聯社記者從業內獲悉 ,近日,合資險企同方全球人壽上新包括「傳世尊享」(G款)終身壽險(分紅型) 、「傳世尊享」(F款)終身壽險(分紅型)、「同如意」年金保險等在內的多款新產品 。
“「同如意」年金保險是款類國債的產品,15年單利為2.3%-2.5%,預定利率仍是2.5% ,但「傳世尊享」G/F款預定利率為1.5%,較市場上限有所下調。”知情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
“預定利率是產品開發時設定的精算假設,雖然不會寫在產品說明或保險合同里 ,但結合計劃書中的現金價值表、利益演示也能粗略估算出來,同方全球人壽的分紅險預定利率確實較市場2%上限調降至1.5% 。”一位北美精算師對財聯社記者介紹。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包括頭部公司在內的大多數險企“按兵不動 ” ,主要由于一季度保險業保費 、新單負增長,分紅險市場份額同比有所下降。而同方全球人壽敢于率先打頭陣,主要由于外方股東背景 。
“從發展歷程來看 ,作為舶來品的分紅險起于國外,興于國外。對于進入國內保險市場的合資險企來說,其外方股東大部分是國際成熟的國際保險巨頭 ,其歷經不同經濟周期的考驗,對于長期主義、穩健經營有著深刻的理解,無論產品設計、風險管控,還是資產配置、客戶服務等 ,都有著較為成熟的體系和方法,不會盲目追求保費規模。”
對于保險消費者而言,業內人士建議理性看待保險產品預定利率調整 。“保險產品預定利率調整只是保險業適應環境變化的常規性操作 ,旨在降低保險公司負債端成本,促進行業可持續穩健發展。”
險企加速重構產品矩陣:多款2.5%預定利率儲蓄險提前退場,部分萬能險暫停保費追加
在保險“降息 ”啟幕之際 ,各家公司正錨定“保障+儲蓄”重構產品矩陣。
據財聯社記者從多家保險經代及險企銀保渠道了解到,進入6月,人身險產品停售現象日益增多 ,市場多款2.5%預定利率儲蓄險已趕在三季度前“離場”,大多數險企也已儲備了替代型產品 。
據悉,由于銷售策略調整 ,中英人壽從2025年6月13日24時起,已在全國范圍內停止銷售中英人壽鑫盈家終身壽險(互聯網) 、中英人壽悅活人生年金保險、中英人壽悅活人生年金保險(互聯網)。
無獨有偶。自2025年6月8日0時起,復星保德信人壽保險中介渠道已暫停受理復星保德信星福家龍騰版終身壽險 (分紅型)、復星保德信星福家2024 終身壽險(分紅型),以及復星保德信星盈家(火鳳版) 終身壽險產品的新單業務 ,同時暫停新契約受理。
自2025年6月1日起,同方全球人壽已在銀保渠道停止銷售「摯愛 2024」定期壽險 、「創世金生」(C款)養老年金保險(分紅型)、「傳世尊享」(E款)終身壽險(分紅型)等6款產品 。
此外,上海人壽、國聯人壽 、長城人壽等也分別有產品在不同渠道停售 ,部分公司還對萬能險暫停保費追加。以瑞眾人壽為例,為了保證萬能產品賬戶的平穩運作,該公司自2025年4月26日0時起 ,暫停了9款3%及以上預定利率萬能型產品的追加保費業務。
“借助產品調整的契機,公司正在優化產品費用,遞延傭金設計 ,在強化利率風險管控的同時加強費用管理,進一步推動降本增效 。 ”一家中型壽險公司總經理介紹。
“一些高性價比產品正在陸續停售,較之以往每次下架都會出現炒停售行為不同 ,現在保險公司甚至是當天通知當天就停售,完全不給一點緩沖的時間。”一家頭部壽險中介渠道管理負責人表示 。
一家大型險企華西某省分資深部經理閔智說,目前她所在的機構正在準備下個月切換產品,但對于是否有停售潮 ,大家已經不再關心,更關注的是下一步如何應對分紅險銷售挑戰。
“因為照這個勢頭下去,固收產品的吸引力必然會降低 ,全面轉向分紅險是遲早的事,保險業粗放式拼收益的時代將迎來終結,行業更需要從業者注重專業性、長期性 ,滿足客戶需求。”
對于消費者而言,閔智建議不應為鎖定利率而購買保險產品,要充分考慮保險產品與自身風險保障、財富管理 、投資周期及資金流動性的匹配 。
以“穩 ”為錨應對低利率時代:長期壽險的盡頭是低保底浮動利率產品 ,險資權益投資空間有望打開
長期趨勢來看,預定利率調降是大勢所趨。多位業內人士認為,長期壽險將從高保底剛性兌付逐漸轉向低保底+浮動利率風險共擔型產品 ,保險業以“穩”為錨才能穿越低利率周期。
據悉,2023年7月,保險預定利率從3.5%降至3% 。一年后,繼2024年9月1日普通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上限下調至2.5% ,2024年10月1日起,分紅險產品預定利率上限、萬能險產品最低保證利率上限分別下調至2.0%、1.5%。
在今年5月LPR 、存款利率下調后,業內預期人身險產品預定利率可能會降至有史以來的最低水平。
“盡管保險預定利率上限一降再降 ,但前期存量產品利率依然在較高位置,這對于保險資產端背負著很大的壓力。”業內人士指出,當前保險業約78%的資產負債成本位于3%—4.025%區間 。
此外 ,負債成本、險種結構與久期結構均對資產端形成約束,這也是近年來監管鼓勵險資入市、長線長投的重要原因。中國太保副總裁蘇罡表示,當前市場環境下 ,利率中樞持續下行,保險資金配置壓力較大,加大權益配置成為必然之舉。
方正證券研報也指出 ,當前內地分紅險保底利率為2.0%,從行業保險資金運用結構來看,超一半為固收類資產,權益倉位空間相對有限 ,對應其向上彈性有限 。
方正證券金融首席分析師許旖珊表示:“香港的分紅險保底利率遠低于內地分紅險,且其向上彈性高于內地分紅險:一是香港保險資金投資范圍更廣,可配置海外資產;二是低保低利率意味著更高的權益倉位空間。”
展望未來 ,業內人士預計,長期人身險將從高保底剛性兌付逐漸轉向低保底+浮動利率風險共擔型產品。隨著保證成本的降低,險資固收倉位有望降低 ,有助提振權益倉位的配置空間 。
(文章來源:財聯社)
哪個平臺可以買股票:在線配資查詢-LPR年內首降后保險預定利率下調箭在弦上:險企已儲備新品 長期險保費將迎新一輪上漲
北京股票配資平臺:正規的股票配資公司-全球市場:鮑威爾暗示9月或降息 道指創新高、納指漲近2% 中概股普漲
股票配資公司官網:專業配資論壇-全球市場:美股三大指數均創收盤新高 特斯拉跌超5% 國際金價結束五連漲
廈門股票配資公司:正規的股票場外配資平臺-全球市場:美股三大指數續創歷史新高 蘋果漲超3%
股票配資官網平臺:配資網上開戶論壇-全球市場:納指續創歷史新高 特斯拉大漲超7% 甲骨文跌逾5%
十大炒股杠桿平臺排名:股票配資論壇官網-全球市場:美股三大指數漲跌不一 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收漲2.04% 蔚來漲超6%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