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繼車險、人身險業務實行“報行合一”之后 ,非車險業務“報行合一 ”今日正式落地實施。
“公司早已研究部署啟動存量非車險產品梳理 、修訂,以及與客戶、合作渠道溝通交流工作 。”近日,一位保險公司相關人士對財聯社記者透露。
多位保險行業人士在接受財聯社記者時表示 ,新規對保險公司而言,短期是陣痛,但長期是重大利好 ,將有力遏制高費用競爭的亂象,推動非車險領域從“費用戰”轉向“價值戰 ”,從而穩定成本、改善利潤 ,對于消費者而言價格更透明。
“具備規模優勢 、多元化業務條線以及承保架構成熟的大型保險公司最有望從新規中受益 。具備專業化定位的小型保險公司仍可發揮自身優勢,通過聚焦特定細分市場進行專業定價,并提供定制化產品與差異化服務來維持增長。”一位保險行業人士對財聯社記者分析。
系統改造、定價模型升級險企準備工作早已緊鑼密鼓
“報行合一”的核心,是保險公司實際執行的條款和費率必須與備案內容保持一致 。多家財產險公司對財聯社記者表示 ,早已開始啟動相關準備工作。
一家大型險企相關人士對財聯社記者透露,其所在公司已研究部署啟動存量產品梳理、修訂,以及與客戶 、合作渠道溝通交流工作 ,保證業務平穩過渡。“公司將持續優化費用結構,提升盈利能力,降低應收保費風險和合規風險 ,同時推動業務轉型 。 ”
無獨有偶,多家大型險企亦表示進行了相關準備工作。中國人保稱,在公司層面 ,成立非車險“報行合一”工作專班。同時,對現有非車險產品和條款進行全面梳理和系統性評估,啟動企財險、雇主責任險和安責險產品改造與定價模型升級。
此外 ,平安產險也表示,推進條款備案、系統改造等準備工作,確保在11月1日新規正式實施時全面達標 。在考核方面,將合理降低保費規模 、業務增速、市場份額的考核權重。
10月10日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公布《關于加強非車險業務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簡稱《通知》),明確在非車險領域全面推行“報行合一”、“見費出單 ”等監管要求。要求優化考核機制,規范產品開發使用 ,強化保險費率管理,規范保費收入管理等 。《通知》自2025年11月1日起實施。
重塑競爭生態大型保險公司有望受益明顯
對于新規的實施,一家大型保險公司相關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 ,長遠看,非車險“報行合一”政策的實施將推進行業降本增效,保護消費者權益 ,減少惡性競爭,促進整體財產險行業良性發展,更好服務民生保障和實體經濟。
“保費價格更加透明 ,市場更加干凈 。”關于新規實施后對消費者的影響,一位財險公司業務人員在接受財聯社記者咨詢時如是說。
對于行業而言,惠譽保險評級高級分析師王夢瑗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中國非車險市場趨嚴的費率管控(“報行合一”)有助于優化承保業績 ,促進保險公司提升定價能力和運營效率。“長期來看,非車險業務的品質提升將為非壽險行業貢獻更多利潤 。 ”
“非車險‘報行合一’監管政策落地和執行有助于行業回歸保險本源,推動行業主體更加準確研判風險 ,做好風險減量服務,發揮保險的‘兩器’功能。”一位大型保險公司人士亦表示,這將引導行業回歸保險本源 ,推動行業主體更加理性競爭,有效遏制行業違規問題,合理設定費率 ,降低費用率和應收率,提升非車險行業承保能力,提供更多更好的風險管理服務 ,降低行業應收保費風險。
北京排排網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帆在接受財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從行業層面看,新政是促進非車險市場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步 。它將通過重塑競爭生態,加速淘汰管理粗放、依賴扭曲費用的公司 ,為經營穩健者創造公平環境。更重要的是,政策將倒逼整個價值鏈的轉型升級,推動銷售渠道從單純的價格競爭轉向提供專業的風險咨詢與服務 ,從而提升全行業的專業價值。長遠來看,一個規范 、透明、注重價值創造的行業生態,才能更好地發揮其社會"穩定器"作用 ,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
非車險業務,是指機動車輛保險以外的其他財產保險業務 。近年來,非車險業務持續快速發展 ,在財產險總保費中的占比自2020年的39%升至2024年的46%。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財產險公司總保費收入1.22萬億元 ,同比增長4.7%。其中,非車險業務收入6195億元,占比50.8% 。
然而,在發展過程中 ,為了搶占市場份額,存在通過支付高額銷售費用的方式大打“價格戰”,導致非車險綜合成本高企的情況。
“非車險業務綜合成本率持續高于車險業務 ,甚至大型保險公司也在實現承保盈利方面面臨壓力。頭部險企2024年非車險業務的綜合成本率介于99%至102% 。 ”王夢瑗稱。
王夢瑗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具備規模優勢、多元化業務條線以及承保架構成熟的大型保險公司最有望從新規中受益。其強大的分銷能力降低了對中介渠道的依賴,使其可以在較低費率水平下實現合規承保 。豐富的承保與理賠數據支撐更精準的風險篩選與技術定價 ,隨著以傭金為主導的競爭逐漸消退,定價能力將成為主要競爭焦點。
一位大型保險公司內部人士亦表示,非車險“報行合一”推行落地 ,將有助于公司發揮在品牌 、規模、服務網絡、風險定價 、銷售渠道、理賠能力、風險減量 、數據基礎和專業人才等方面優勢,提升承保定價能力,優化理賠服務水平 ,進一步增強市場競爭力,促進公司經營效益提升。
非車險市場競爭焦點轉向中小險企如何突圍?
非車險“報行合一”新規之下,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大公司受益明顯 ,但短期內對于小公司而言或承壓 。王夢瑗認為,中國非車險市場趨嚴的費率管控(“報行合一 ”)有助于優化承保業績,促進保險公司提升定價能力和運營效率。但其預期 ,短期內小型保險公司的保費增速將放緩。
“由于‘報行合一’侵蝕了對中介渠道的激勵,規模較小、定價能力較弱的保險公司增速或明顯放緩。”王夢瑗解釋稱,依賴高手續費獲得業務的保險公司預計將失去市場份額——在產品差異化并不明顯或無更優質服務的情況下 ,分銷商與客戶更青睞品牌實力更強的保險公司 。“不過,具備專業化定位的小型保險公司仍可發揮自身優勢,通過聚焦特定細分市場進行專業定價 ,并提供定制化產品與差異化服務來維持增長。”
“非車險市場的競爭焦點將從以手續費驅動的業務拓展轉向基于風險的合理定價與審慎承保。 ”王夢瑗預期,保險公司將以技術定價與數據分析能力作為重點,推動定價能力提升及服務質量改善 。更嚴格的費率備案機制有望改善保費充足度 ,進一步提升非車險業務利潤率并穩定綜合成本率。
楊帆在接受財聯社記者采訪時也表示,新政帶來了經營模式轉型的嚴峻挑戰,習慣了費用驅動增長的公司,必須迅速轉向依靠產品創新、精準定價和優質服務來贏得市場。因此 ,保險公司應該聚焦核心能力建設,同時與專業中介機構深度合作,通過提供更專業的培訓與系統支持 ,共同服務好客戶,實現價值共創 。
楊帆表示,對消費者而言 ,新政意味著保險消費將更加透明 、理性和安心。通過擠壓不合理的費用空間,消費者能接觸到更真實的保費價格,避免信息不對稱。當價格戰被遏制 ,保險公司的競爭重心將自然轉向提升理賠效率和客戶服務體驗,讓消費者享受到更優質的服務 。同時,市場也將引導保險公司開發更多元化、個性化的保障產品 ,使消費者能買到更契合自身需求的保險,而非同質化高的產品。
(文章來源:財聯社)
上海股票配資一覽表:東莞股票配資平臺-降準今日正式落地 將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約1萬億元 年內或還有降準空間
搜正規合法平臺杠桿炒股:專業配資炒股網-證監會李超最新發聲:全面推進實施新一輪資本市場改革
上海股指期貨配資:配資平臺最新-富達國際田笛:外資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并未減弱 關注新消費“破圈”能力
股票杠桿配資平臺:十大炒股軟件最新排行-信用債ETF正式納入通用質押式回購 給市場參與者帶來很多新“玩法”
加杠桿炒股平臺:2024年配資一覽表最新-上海:政府投資基金不得投資二級市場股票、期貨、房地產等
互聯網配資平臺:南京網上配資-H20在中國恢復銷售:市場接受度如何?如何影響GPU行業生態?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