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2025年上半年,中央與地方協同發力 ,于供需兩端推出超百項政策。在精準施策推動下,房地產市場信心逐步修復,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降幅收窄 、房價環比跌幅趨緩,整體呈現積極修復態勢 。
對于上半年房地產市場特征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在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用“向新發展 ”四個字來概括。
“這一判斷建立在去年‘9.26’一攬子政策支持下,市場有了止跌回穩的基礎 ,給今年‘向新發展’提供了動力和條件。今年上半年,房地產行業在持續鞏固止跌回穩態勢的同時,也在政策創新、供給優化等多個領域尋找新機會、新方向” ,嚴躍進對界面新聞表示。
整體來看,當下行業已邁入修復通道,正在從政策托底向自發修復過渡 ,企穩基礎逐步鞏固,但全面復蘇仍需政策端的持續發力與結構性破局 。
從中央到地方,政策工具箱多維發力
中央層面來看 ,今年以來政策扶持力度持續升級,從季度性定調中可見政策決心的遞進。
從3月份《政府工作報告》提出 “持續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到4月份政治局會議強調“持續鞏固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再到6月份的國常會 ,提出要“更大力度推動房地產止跌回穩 ”,并明確“穩定預期、激活需求 、優化供給、化解風險”的政策發力方向。政策基調不斷強化,釋放出了堅定的護市信號 。
界面新聞整理發現 ,本輪中央政策主要圍繞促需求、去庫存 、化風險以及構建房地產新模式等幾個方面展開。
在需求端,通過降低房貸利率助推住房需求釋放,將5年期以上LPR降至3.50%的歷史低位 ,疊加首套公積金利率2.60%,直接降低購房成本。
在供給端,加碼存量收儲與城中村改造 ,多地通過收購閑置土地、存量商品房優化供給結構 。
風險化解方面,“保交房”工作也取得實質進展。截至今年5月初,商業銀行“白名單 ”貸款審批規模達 6.7 萬億元 ,覆蓋1600多萬套住宅的建設交付,有效緩解購房者對交付風險的擔憂,推動現房銷售比例提升至35.6%。
在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方面,自建設“好房子”寫入202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后 ,相關基礎性制度有序推進 。
據界面新聞不完全統計,截至7月初,全國已有約20個省份出臺發布“好房子”相關政策 ,推動各地房企從增量開發轉向品質升級。
相比于中央,地方政策更加聚焦,講究“因城施策 ”。據中指研究院監測 ,2025年上半年,全國約170個省市(縣)累計出臺超340條“穩市”政策,主要圍繞激活需求、優化供給兩大方向調整優化政策 。
數據來源:中指研究院 界面新聞整理制圖
激活需求方面 ,公積金政策與購房補貼成為核心抓手。
據中指監測,各地涉及公積金調整政策超150條,深圳 、蘇州等多地大幅提升貸款額度;上半年 ,全國超60地發布購房補貼政策,形式涵蓋現金補助、房票抵扣、電子消費券等多種形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輪政策加碼中,多孩家庭所享受的補貼尤為突出 ,多城專門設立了針對二孩 、三孩家庭的購房獎勵政策,如浙江紹興柯橋區對二孩家庭每平方米補貼1500元,最高不超過20萬元;三孩及以上家庭每平方米補貼2500元 ,最高不超過40萬元,政策精準度顯著提升。
優化供給方面,各地主要通過“控增量、優存量”的雙向調節 ,為市場復蘇注入確定性 。
控制增量上,多地按照“人房地錢 ”機制定計劃,如廣州5.4萬套預售房源中 ,中心區占比36%,供應向核心區域傾斜;去化庫存上,根據中指不完全統計 ,截至6月25日,全國各地公示擬使用專項債收回收購閑置存量土地的數量超3700宗,總面積超1.96億平方米,總金額超4700億元;提高質量上 ,“好房子”建設持續加速,各地出臺的新規涉及到住宅的層高、實得率 、計容規定、隔音降噪等多個細分領域,促進品質升級。
核心城市帶頭復蘇 ,“好房子”成市場亮點
從市場層面來看,2025年上半年,核心城市在優質供給和改善需求支撐下表現出較強韌性 ,率先回暖,強二線城市在核心區供應加持下,成交保持平穩增長 ,改善型需求的集中釋放、高端樓盤熱銷成為亮點,印證了“好城市+好房子 ”的結構性韌性。
與此同時,三四線城市仍處于“以價換量”的筑底階段 ,城市分化仍是核心矛盾 。
價格與成交方面,新房市場呈現結構性上漲。根據中指研究院統計數據,2025 年上半年,一線城市中 ,北京、上海新建商品住宅網簽成交面積同比均實現小幅增長,廣州 、深圳同比增幅更是超過15%;強二線城市中,杭州、成都等優質改善樓盤持續高熱。
在優質改善項目入市帶動下 ,上半年百城新房價格累計上漲1.16%,漲幅較2024年下半年收窄0.26個百分點 。
改善型需求的集中釋放成為上半年樓市的最大亮點。
從中指監測的30個代表城市中看,今年前五個月90-120平方米戶型成交占比保持在四成左右 ,120-144平方米戶型成交占比首次突破30%,改善型樓盤已占據新房市場主流。
并且,這一趨勢在核心城市中尤為明顯 。北京、上海 、杭州、成都等城市的高總價項目去化率顯著高于剛需產品 ,如上海黃浦濱江、徐匯濱江等核心板塊的高端樓盤去化率普遍超過80%,甚至出現了多個“日光盤”。
從產品結構來看,“好房子”的熱銷印證了當前市場對品質升級的迫切需求。
據克而瑞監測全國重點城市的熱銷項目發現 ,今年上半年,產品力較強的四代宅和新規項目起到了很好的“托舉 ”作用,高得房率的新規項目成為各地樓市“寵兒”,同片區內去化率往往優于傳統項目 ,成交領漲 。
與新房市場的結構性上漲不同,二手房市場延續“以價換量”行情,重點城市成交量延續增長態勢。
2021年以來百城新建住宅 、二手住宅價格環比變化 圖源:中指研究院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 ,上半年百城二手房價格累計下跌3.60%,今年前兩個月二手房均價延續去年四季度的修復態勢,環比跌幅收窄 ,但3月以來環比跌幅再次擴大,6月百城二手住宅均價為13691元/平方米,環比下跌0.75% ,已連續38個月下跌。
從成交數據來看,上半年深圳二手房成交同比增長超30%,北京、上海、廣州增幅在20%左右 ,成都 、杭州、蘇州、廈門幾個強二線城市同比增長超過10%。
“從市場趨勢來看,下半年高品質項目入市有望帶動核心城市市場保持修復,但城市之間及項目之間分化行情預計將延續,‘好城市+好房子’具備結構性機會 ,而市場全面止跌回穩仍需政策進一步加力 ”,中指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瑜對界面新聞表示 。
土地供應“縮量提質”,熱點地塊競爭加劇
2025年上半年 ,全國土地市場呈現 “縮量提質”的顯著特征。核心城市通過優化供地結構 、集中推出優質地塊,吸引房企激烈競拍,而三四線城市因需求疲軟導致土地流拍率高企。
從供應端看 ,全國土地市場延續“控規模、提質量 ”的策略 。
中指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全國300城住宅用地推出規劃建筑面積同比下降19.4% ,成交面積同比下降5.5%,但出讓金同比增長27.5%,溢價率提升至10.2%。
這種“量跌價升”的背后 ,是核心城市優質地塊的集中供應。
例如,杭州上半年宅地出讓金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核心地塊成交總價屢創新高,從數據來看 ,上半年TOP20城市宅地出讓金占全國比重已上升至68% 。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三四線城市上半年住宅用地推出、成交面積延續收縮態勢,平均溢價率也處于較低水平。
數據來源:中指研究院 界面新聞整理制圖
這種分化反映出房企在行業深度調整之下 ,投資策略的根本性轉變,即從過去的“廣撒網” 轉向“精準聚焦 ”。而當房企拿地策略趨于一致,疊加核心城市優質地塊供應力度增大 ,核心城市優質地塊的競爭也愈發激烈 。
如杭州上半年成交的69宗宅地中,53宗都為溢價成交,其中29宗溢價率超40% ,一季度杭州三次刷新地價紀錄,二季度以來,核心區優質地塊仍能實現溢價成交 ,平均溢價率維持在20%以上。
再如上海,上半年成交的28宗宅地中,有21宗溢價成交,其中7宗溢價率超30% ,2宗溢價率超40%。今年以來徐匯東安新村三宗地出讓金累計達523.03億元,刷新全國地價總價紀錄 。
展望下半年,土地市場“縮量提質”的趨勢將持續深化 ,核心城市優質地塊仍將保持高溢價成交,尤其是北上廣深 、杭州、成都等熱點城市,稀缺的核心地塊可能成為房企爭奪的 “戰略資源” ,而三四線城市土地市場回暖則要依賴需求端的進一步改善。
與此同時,專項債收購存量土地、城中村改造等政策的落地,也將加速低效用地盤活 ,為土地市場注入新的供給活力。
丹東股票配資:本地配資公司-中國銀河證券:供給端政策顯效 鋼企中期盈利修復
股票配資神器:中國股票配資網在線配資平臺-黃金突然直線下跌!多品牌金飾克價跌破1200元!發生了什么?機構分析
國內最大的證券公司:中國股票配資網在線配資平臺-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行動方案(2025—2027年)》
中國股票配資網官網在線客服:國內可靠的實盤交易配資平臺-中美元首是否將會晤?外交部:如有進一步消息中方將及時發布
配資知識網:股票在線開戶正規平臺-超預期!券商首席齊發聲:利好中國權益資產!看好這兩大板塊
在線股票配資平臺:配資之家門戶網-今年11月起 中國公民持有效澳大利亞簽證可免簽入境新西蘭
中國股票配資網在線配資平臺:線上配資炒股-剛剛降息大消息!美聯儲重磅發聲!
股票配資資訊門戶:中國股票配資網在線配資平臺-公司董事長向明星女友透露內幕消息 本想“割韭菜”卻虧損500萬 事后雙方均被刑拘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